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康养.保健
专家观点
长寿秘籍
健康调理
偏方秘籍
健康饮食
未病先防
康养知识

在凝聚新动能中培育养老新业态

2021/5/26 9:41: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六村康养摘录    点击数:415
分享到: 更多

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级难题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社会的适应调整。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比重不断上升,“十四五”时期成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攻坚期和窗口期。高质量地满足好新时代广大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并妥善解决好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加以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期在凝聚共识中促进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大力发展银色经济这一巨大的朝阳产业,培育养老新业态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满足新时代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的有力保障,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着眼养老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应用场景、技术赋能、产业融合、制度创新,将为构建养老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聚焦应用场景,挖掘养老需求痛点

现实需求是新业态发展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需求往往不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而是呈现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新的养老服务理念、服务技术、服务产品只有在这些场景中被广泛接纳,才能够切实发挥作用。近年来,老年穿戴设备、远程报警设备、辅助器具等智能养老产品不断涌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未能充分顾及老年人的切实需求,导致这些产品与老年群体的生活场景不相匹配,最终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培育养老新业态必须植根于老年群体的需求特点,尤其要充分考虑到最终产品和为老服务的应用场景,将养老新业态嵌入服务新场景之中。一方面,要系统梳理养老应用场景清单,精准把握不同老年群体的生活特点、情绪状态、行为习惯和居住安排,通盘考虑安全防护、照护服务、文体活动、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需求类型,聚焦紧急救援场景、失智老人防走失场景、卧床护理场景、慢病用药场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等安全防护型、照料服务型、健康干预型、情感营造型场景类型,真正抓住需求痛点。另一方面,要围绕应用场景加强养老新业态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与老年群体生活场景高度契合的养老产业链生态新框架,提升养老资源运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着眼科技赋能,推动养老供给升级

科学技术是新业态成长的支点。传统意义上,养老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伴随着我国老龄化比例的不断增加,医养护理人员不足和高护理强度增大等现实问题愈发突出。与此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养老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向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科技赋能养老新业态,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汇聚线上线下资源,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式发展,这是在新发展阶段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的必然要求。以智能家居为例,通过佩戴智能手表实现老人健康智能监控、身体健康数据采集等方式,结合人工智能语音等设备提高老人日常生活质量、满足老人日常需求,成为智慧养老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让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发挥实效,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相关技术手段,积极开发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实现智能化终端适老化、互联网适老化、电信服务适老化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养老产业融合

要素流动是新业态培育的关键。不断促进养老服务产业链整合,充分激发养老供给主体活力,有效畅通养老市场的要素流动是养老业态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有力保障养老资本要素流动,促进养老与金融产业有机融合,积极开发和完善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真正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优化“金融养老”“存房养老”“以房养老”等养老新模式,不断拓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资金渠道。二是要积极促进养老资源要素流动,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共建共生、功能完备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重点解决养老服务供给内容单一、养老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大力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三是要积极培养与产业融合新业态相适应的人才,形成一支跨领域、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养老服务队伍,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力。

加强制度建设,防控养老业态风险

制度优化是新业态可持续的支撑。养老新业态的发展涉及内容极为丰富,潜在的金融风险、市场风险乃至社会风险值得警惕。近年来,养老金融产品爆雷、健康养老不规范、以房养老骗局等案例并不罕见,一些不法分子借“养老”之名行圈地、集资乃至诈骗之实。与此同时,由于养老产业往往投资多、回报速度较慢,经营性风险发生率较高,不仅影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最终也将损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亟须通过完善和创新治理机制,既充分保障社会主体参与新型养老业态的积极性,也要以底线思维防控养老业态发展中的种种风险。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行业准入标准和监管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遵循,因应不断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不断补齐制度漏洞,构筑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多主体参与的监管防线,清理新型养老产业发展中的“浑水摸鱼”者。另一方面要形成更加完备的养老产业发展风险预警与分担制度,既要通过对可能存在融资风险的养老机构进行风险监测、预警并提出改善建议,又要通过开发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等形式形成风险分担机制,为养老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风险应对支持。

总之,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养老新业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探索满足新需求、实现新供给、激活新要素、防范新风险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始终坚持将老年群体的美好生活向往放在根本位置,始终坚持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协同发展,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添砖加瓦。

(□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尹德挺 廖闻文 营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