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shipping for standard order over $100
IMG-LOGO
Your Cart

传承中医文化,共享健康生活

“互联网+物联网+养老” 现在流行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发布时间: 2018/11/9 12:06:25   |   来源: 互联网    |   作者:第六村康养摘录   |   浏览量: 469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无可避免、逐步深化的,目前的养老服务与配套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么庞大的群体。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做养老产业,让老年人在家就能够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老人在家过养老生活的同时,也能定期地参与一些文娱活动。
 
“住在养老院虽然生活方便,但总感觉与外界脱离,特别是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心理压力会特别大。”日前,在北京市顺义区某养老院居住的七十九岁的程女士搬回月坛南街。她希望能与社会多些接触,和年轻人多些交流,与家人多做些活动。“在家过养老生活的同时,希望也能定期地参与一些文娱活动。”她向记者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人,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无可避免、逐步深化的,目前的养老服务与配套设施并不能满足这么庞大的群体。”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陶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好点的要么进不去、要么住不起,要么根本就没地儿,毕竟僧多粥少。”
 
线上服务
 
提供足不出户的养老体验
 
去年年底,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张全华(化名)在家拿东西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使不上劲的他在地上坐了整整两个多小时。“当时我就觉得坏了,平时家里不常有人来。”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原铁道部老干部在退休后就与子女三地分居,由于孩子在国外均成家立业,一年也难得回来。回想起那一刻,张全华还显得有点后怕,“如果不是邻居路过听到我的呼救,后果不堪设想。”
 
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做养老产业,让老年人在家就能够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陶莹把过往在科技行业积累下来的经验投入到养老产业中,开始了在三里河等地段的试点工作,她与月坛南街等一些街道居委会、服务站建立联系,介绍想法、争取支持,并使构想得以成功落地。张全华就是她首批试点客户之一。
 
陶莹的天颐中服老龄产业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为这批老年人的家中安装了互联网座机,并为他们配备手机应急呼救系统。“一旦老人在家出现意外,按一下座机上的红色按钮就能与客服取得联系。客服会第一时间通知附近医院赶到现场实施帮助。”陶莹说。
 
除了医疗服务外,这套网络养老综合系统还包含了点餐、按摩、购物和法律等服务。
 
从上海过来的七十多岁的李奶奶对北方餐饮不太习惯,但是孩子上班、孙子上学,独自在家时也不想做饭。李奶奶对五花八门的手机点餐App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北方太冷,加上年龄大了就不想出门。”李奶奶说,“以前想订一份家乡口味的外卖总得叫孩子帮忙,因为各种订餐软件看着眼花缭乱,我也不会操作。但是这新软件使用起来就比较简便,基本都是快捷功能,我能够熟练使用。”
 
“现在老年人很有意思,跟小孩一样,当他们学会上网、使用这些养老服务功能后,都兴奋无比。”李奶奶的孩子表示,“妈妈每天上网东看看西看看,在网上下单购物,预约家政、联系活动,都很方便。”
 
按照陶莹的构思,整套养老互联网服务系统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各种日常服务。“已经有不少律师到老年人家里帮他们做遗嘱,做法律咨询,家庭纠纷协调等。”陶莹表示。
 
线下活动
 
给予丰富多彩的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充实和提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生活得健康。”陶莹认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提升,让更多的老年人在文化的浸润下书写晚年的精彩,让他们过上更加有尊严、有存在感的老年生活,文化养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入和具体。
 
然而,全国多地老年大学都出现“一座难求”的问题,老年大学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据记者了解,全国各级各类的老年学校有7.3万个,在校注册的800多万学员。根据老年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到2020年要达到20%的老年人可以多层次就读老年大学。
 
陶莹表示,目前,到老年大学中实现再教育、用文化去点燃自己的“夕阳红”,正成为众多老年人的选择,这也是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最佳路径之一
关注第六村康养 享健康快乐生活

IMG-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