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池州坚持探索医养结合融合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创办医养结合机构,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水平。截至2020年底,已有88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医疗就诊绿色通道,29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7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3家荣获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
老两口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中心舒适养老
徐光耀88岁了,老伴胡艳娥三年前中风偏瘫,子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无暇照顾,老两口2020年2月入住青阳县养老服务中心。“现在,我们在这儿住得很舒坦。我年纪大了,老伴的衣食住行忙不过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住了进来。没承想老伴的吃喝拉撒、按摩用药,这里都想得很周到,医护人员也跟家人一样。我又能抽空写写字、唱唱黄梅戏了。”徐光耀一脸满足。
青阳县养老服务中心是以城西医院为基础,改扩建5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实现了医养一体化。“眼下,入院老人快速增长,远的有来自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已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老人们在注重医养服务品质的同时,还看重青阳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青阳县养老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何峰介绍道。
青阳县还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县财政按1∶1的比例安排260万元用于配套,县级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的比例提高到55%。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17个,实现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此外,青阳县充分利用池州市智慧养老大数据中心、12349呼叫中心,向老人提供“线上+线下”服务1100人次。围绕老年人服务需求,拓展短期寄养、日间照料、心理关爱等服务项目。
医养结合助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安全幸福养老
走进池州市元墅颐养中心(池州市老年公寓),目之所及,草木繁盛、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据悉,该中心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建有4幢颐养楼、1幢医疗楼,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温馨舒适的养护环境、齐全的生活设施、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元墅颐养中心主要接收池州市户籍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采用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内部设有1家医疗机构——元墅康养护理中心,设有内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医疗诊治、康复训练、配药、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解决入住老人日常看病难、配药难的实际困难,保障入住老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已有50位老人入住该中心。院长刘翠琴说,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从入住时的健康评估、生活护理、医疗保障、饮食营养,到最后的临终关怀全过程,均有完整而成熟的制度规范。并对每位老人采取“一人一档案、一人一护理”的护理模式,生活上由护工为老人提供洗衣、喂饭、理发、泡脚、洗澡等基本服务,医护团队为老人提供分药、褥疮处理、鼻饲、点滴以及血压、血糖监护等医疗服务。
有着15年护工经历的邹文年自元墅颐养中心开业就来工作了。他说:“这里的设施条件比我以前工作的地方都要好。”邹文年照顾的是一位86岁的认知障碍老人,日常生活需要护理,邹文年就和老人同吃同住,细致入微地照顾老人,给老人亲人般的关怀。
80多岁的胡来昌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经常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包括剪纸、种菜、手工、写字等,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元墅颐养中心属贵池区管辖。据池州市贵池区民政局副局长桂枫介绍,该区强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保障机制,推动乡镇(街道)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巡诊协议。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使辖区内特困供养人员、低保、空巢和高龄老人享受紧急救助服务、生活帮助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确保老人晚年生活安全又温馨。
日间照料让老人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回去了呀?明天记得要来哦!”在贵池区清风街道城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6岁的李秀珍意犹未尽地向老姐妹们发出邀请。她说:“在这儿能跟老伙伴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城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20年12月对外运营,每天都有七八十位老人来中心享受日间照料服务。老人们说:“这里的工作人员亲切又贴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据中心主任吴静静介绍,该中心约400平方米,为老人们提供空调、热水和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老人们可相约在此话家常,也可参加兴趣活动。“我们的食堂全天开放,有效解决了老人用餐问题。菜米油盐等由专人采购,并做好食材溯源存档,保证了食材的安全。”吴静静说。
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洪大保告诉记者,该中心还针对居家老人开展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行、助乐、助学、助帮“八助”服务,老人只要拨打12349热线,智慧平台就会就近分派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目前,池州市已建成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大数据中心、12349呼叫热线、5个县(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6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201个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