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2/23 9:55:33 | 来源: 第六村康养 | 作者:第六村康养摘录 | 浏览量: 39
12月2日清晨,寒意袭人,72岁的匡玉老人提着刚蒸好的饺子,匆忙出门搭乘地铁,赶往母亲王芳居住的养老院。
王芳是位百岁老人,早些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失能又失智。因无力照护,2022年,匡玉把母亲送进长沙协和颐养院。两年来,她每天风雨无阻送餐,从未中断。
“母亲还活着,家就在。哪天,她倒下了,家就没了。但‘小老人’照护‘老老人’,真的力不从心。”匡玉的话,道出了失能家庭的无奈。
据统计,湖南现有失能失智老人逾300万人。如何让他们获得高质量照护,度过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连日来,记者走进失能家庭,探访省内多家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敬老院,采访专家学者,试图寻求突围之道。
难以承受之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实却是谁家有失能老人,谁家就遭殃。”12月6日下午,刚和记者聊上几句,家住长沙市开福区的李菊老人就捏紧拳头,捶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老泪纵横。
10年前,李菊下半身偏瘫,老伴贴身照护7年。老伴3年前离世后,重担全压到独生女刘玲身上。
每天清晨6点,刘玲准点醒来,先帮母亲换尿垫、擦身体、换衣服,和先生把母亲抱上轮椅,再去上班;中午赶回家给母亲送饭、帮忙如厕,晚上替母亲擦澡、陪睡。
刘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失能母亲,还得兼顾要高考的儿子,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李菊看在眼里,很是心疼,她主动提出,在家住半个月,到附近养老院住半个月。“想让女儿喘口气,也想陪伴一手带大的外孙。”李菊说着,又忍不住哽咽。
受传统观念、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失能失智老人以家庭照护为主。
一张木板床、一辆破旧轮椅,陪伴重度失能的衡南县向阳街道灵觉村村民阳军整整12年。老伴钟小梅的生活也钉在了这张床前。
喂饭、喂药、换衣、翻身,钟小梅每天重复着这些事。“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老头上厕所、擦身子,我得喊邻居来帮忙。老头子很倔,不愿穿纸尿裤,怕浪费钱,每次尿床上,清洗要折腾老半天。”钟小梅言语中透露着无奈。
在采访中,数十位家有失能老人的受访者都表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毫不夸张。
2022年初,年近九旬的陈春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失能又失智。“母亲患病那半年,整个家都乱了。”为了让母亲接受专业护理,也便于父亲陪护,女儿张琪把父母都送入长沙市岳麓区一家养老社区,父亲张勤住养老公寓,母亲住失能照护专区。
每天上午,张勤会步行5分钟去探望老伴。老两口退休之前,都是有一定成就的医学专家。张勤声音颤抖地告诉记者:“我和老伴一生都在捍卫病人的尊严,如今多亏这群年轻护工呵护老伴的尊严,她每天整整洁洁,和从前穿白大褂时一样。”
照护失能老人,需要极强的体力精力。即使是对专业护工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12月8日凌晨5点半,51岁的陈友桂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要依次给6位失能失智老人喂药、擦洗、清理排泄物……
陈友桂是长沙市望城区康乃馨护理院的护工,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多年,她摸索出一套门道:对失能老人要特别精细,很多老人挂着尿袋和造瘘袋,要鼻饲管喂食,必须规范操作,才能防止呛咳;对失智老人得足够耐心,他们难在沟通,取得信任是第一步,有些老人发病时,会乱拿东西砸人。
记者发现,陈友桂工作的楼层,苹果、梨子、桃子等水果图案,取代了房间的数字门牌。“老人们不记得自己的房号,但认得各自门前的水果。”陈友桂说,这些老人无助得令人心痛。
谁来照护?人才缺口达48%,呼唤更多“青春养老人”
2021年,一次偶然机会,建筑工人蔡卫军关注到免费的养老护理课程,线上报名学习一个月,后顺利考取养老护理证,转行成为长沙协和颐养院的护工。
“照护失能老人的体力活,我完全可以胜任。”56岁的蔡卫军笑道,早些年搬砖攒下的劲,现在有了用武之地。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去年共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2.5万人次。
记者走访省内多家养老机构发现,大部分普惠型养老机构的护工,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女护工,蔡卫军这样的男护工很稀缺,00后专业男护工更是屈指可数。
去年,周明慧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加入长沙泰康之家·湘园养老社区,全职照护失能失智老人。在这家高端养老社区,她这样的00后护工并不少见。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照护人才缺口是普遍困境。据统计,中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而持证的养老护理员仅50万人。就湖南而言,全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按1:4正常配比,缺口达48%。
实际上,放眼全国,打造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湖南起步较早。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20年,湖南颁发全国第一本养老护理员等级证书。目前,全省共有50多所高职、中职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校生1.2万余人。
“养老服务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招人难、留人更难。”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老龄产业系主任罗清平副教授透露,学院已培养数千名专业“青春养老人”,但外流严重。去年,该院和长沙市民政局合作培养“现代学徒”,这批毕业生将输送到指定养老机构就业。
2018年,王程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入职上海一家福利院,2022年成为上海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江浙沪等地薪资更高,职业体系更规范。”王程告诉记者,单位去年为他成立了“王程大师工作室”。
2007年,姜庭玉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成为江苏省的一名养老护工,今年通过了全国首批养老护理人员职称评定,获评中级养老护理师。姜庭玉告诉记者,他在这一行干了14年,还会继续干下去。
“从事养老行业需要情怀,但只靠情怀肯定走不远。”这是很多养老行业从业者的共识。
今年8月,湖南首批技师级养老护理员“出炉”,18人成为二级养老护理员技师,湖南康乃馨养老社区的养老项目负责人田英姿在其列。田英姿期盼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定在湖南早日落地。在她看来,“专业技术等级认定聚焦于专业技术的实践操作,而职称评定,对于提高职业地位和薪资待遇作用更直接。”
“一纸职称评定证书,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职业发展的‘加速器’。 ”罗清平认为,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定体系的实施,意味着这个职业从专业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职业评价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完整体系,能大大提升职业“含金量”,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并深耕养老服务业。
罗清平介绍,江苏“第一个吃螃蟹”为养老护理人员评职称,其经验已被安徽、宁夏等省(区)复制。她期待,湖南也能尽快畅通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定体系,不断探索相关细则,用好用活这个“指挥棒”,真正留住更多“青春养老人”。
记者从省人社厅获知,目前,湖南养老服务领域没有专门的职称门类。但2024年11月底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已经明确提出,要打通养老护理员职业晋升通道。这对田英姿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钱从哪来?齐心协力破除壁垒,激发“1+1+1>3”效能
12月7日下午,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敬老院,记者看到96岁的杨方正时,他裹着军大衣躺在护理床上,床头放着一根木质拐杖。
6年前,杨方正被侄女送进敬老院。“杨老属于半失能老人,拄着拐杖还能下床挪几步。”院长刘辉介绍。
这家敬老院一共有52张护理床,目前入住35位“五保户”,另有两位自费入住的老人,杨方正是其中一员。全院共4名职工,除刘辉之外,另有三名护工,两人组合两班倒。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老人,我们没办法接收,人工、费用都是问题。”刘辉直言,乡镇一级敬老院基本如此。
今年,湘潭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朱健教授课题组在调研《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研究》课题时发现,因为没有专业护理人员,湖南有300多家敬老院仅面向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开放。
自己照料搞不定,请人护理负担重,专业护理机构“送不起”,这是摆在许多失能老人家庭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记者从湖南多家养老机构得知,因无力付费,今年退院的失能老人不断增多。
一个月前,蒋斌从长沙市望城区一家养老机构把失能母亲蔡翠花接回农村老家。“母亲在养老院住了3年,每个月花费4000多元。我收入不高,真扛不住了。”蒋斌说,如果能有针对失能老人的政策性补助,就能够缓解家庭经济困难。
实际上,针对失能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已试点8年,落地全国49城,共为失能群体减负超过800亿元。
目前,湘潭是湖南唯一试点长护险的城市。5年前,重度失能老人张军和老伴双双住进湘潭市贤芳苑养老中心,每人每个月享有长护险补贴1050元,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
“长护险亟需提质扩面,由少数转为普惠。”朱健认为,破解失能老人照护“钱从哪里来”的困境,需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以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为主体,惠民型商业护理保险等为补充。
《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筹资机制,有效整合相关政策,统筹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长护险明年有望在湖南扩面,惠及更多有失能老人的家庭,具体方案正在研讨中。
“照护失能失智老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文曲指出,建议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职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部门联动,完善监管机制等;细化家庭、政府、社会三方职责,理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补贴制度三者关系,激发“1+1+1>3”效能。
“要重点关注农村和偏远地区,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朱健认为,应当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畅通融资投资渠道,让更多爱心企业进入养老行业,促进“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发展新格局。
“唯有齐心协力打破一道道壁垒,照护失能老人才能不‘失能’。”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经济援助、医疗服务、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要形成综合化、体系化的制度设计和统筹安排,紧盯堵点难点痛点,以改革创新破局突围,为失能老人撑好保障伞。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失能老人及其亲属均为化名)
【采访手记】
“更有尊严的晚年”,需要合力守护
何金燕
每采访一个失能老人家庭,记者心中都会多一份沉重。
失能老人大多饱受病痛折磨,身体和精神都被“困”床上。他们身后的子女,也同样不堪重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从现实情况看,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已经成为养老服务的刚需。如果这个群体得不到妥善的照护,不仅是一个个家庭之痛,也是全社会之困。
采访中,记者很欣慰地看到,湖南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比如,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和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贴等制度,建设市县失能照护中心等。
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不仅体现社会的温度,更考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度。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让每一个失能老人获得更高质量的照护、更有尊严的晚年,需要更具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治理思维,着力破解人才、资金等现实难题,形成全社会的守护合力。这之中,农村失能老人照护难的问题尤其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
采访中,有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长沙泰康之家·湘园养老社区失能老人照护区活动室,00后护工周明慧正在陪伴6位老人练歌。
“张奶奶的声音很洪亮,特别棒!”
“李爷爷的节拍,跟得不错呢!”
“慧慧小朋友,你总是这么可爱!”
随着周明慧的大声点赞,笑声、歌声和掌声萦绕在室内。
衷心期盼,未来这样的场景会成为失能老人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