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要养房养车养娃,很多宝妈生娃孩子休了产假,就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所以让老人帮忙看孩子,这成了中国60%家庭的首选。但因为育儿观念和生活习惯问题,很多人会反对老年人带孩子,怕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凡是都是双面的,老人带孩子的一些优势,是会让宝宝更加聪明健康,很多年轻父母望尘莫及的哦。
第一,自己烹饪,营养健康。有很多年轻父母,经常懒得做饭,随便点个快餐、小吃,或者有时候出去吃西餐自助餐。但外面的饭菜却并不适合孩子,尤其是小宝宝。像我也有时带孩子出去吃饭,都发现没婴童餐,很多菜非常重口味,最后宝宝只能喝点汤配米饭;而爷爷奶奶带娃就不同,顿顿都是自己做,很多菜都会刻意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各种调味品都会少放或不放,所以孩子吃了更丰富又健康。
第二,三餐规律,脾胃更强。很多上班族家长,早饭应付,晚餐丰富,甚至吃夜宵,孩子也一样。这种习惯很不好,特别伤孩子的脾胃。想要孩子肠胃更健康,三餐规律非常重要。而老年人往往就能做到三餐规律,顿顿给孩子营养吃到位。
很多年轻父母,熬夜、晚睡、睡懒觉,已是一种常态。而这种作息,不仅影响孩子夜间生长激素分泌,还对孩子以后上学很不好。老人的作息时间就会更适合孩子:通常早上7点左右起床,中午小睡一会,晚上9点左右就会睡觉了,三餐吃饭的时间也很准时。而早睡早起,对孩子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坚持早睡早起的学生,平均成绩比那些喜欢熬夜的学生要好,而且他们生活更加规律,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强,并且比喜欢熬夜的学生更健康。
有位宝妈开玩笑:每天婆婆都要带娃外出带卡2次,上午后1小时,下午睡觉后2小时,风雨无阻。哪天不出门老少两都会急得团团转,这点我真的办不到啊,经常东忙一下西忙一下,时间都不知去哪了。的确,年轻父母空余时间,不是被手机霸占了,就是拿去补觉了。而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对眼睛和身体都很不好。而老年人带孩子,会经常带出去公园、广场或者小区楼下玩,这样孩子出门多走一走,运动量就得到了保证,并且还能看到很多的小朋友,也利于孩子人际交往。
有网友说:我婆婆和宝宝一起玩游戏,就觉得他们两像个小朋友一样,经常看她跟着孩子后面你追我赶的,而宝宝潜意识里,奶奶也是她的第一个玩伴。的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也只有退休的老年人,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玩游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用很多的时间去观察孩子,听孩子的倾诉,带孩子去探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有祖父母们的身影。相比被太多琐事困扰的父母,每天下班,能够固定抽出半小时陪伴孩子,就已经是不易了,更不要说这短暂的陪伴是否高效轻松的。
有宝妈说:有时候要加班,让孩子放学后去奶奶家玩。每次她奶奶都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完,饭吃饱、澡洗好,牙也刷好了,就也等着我接回去直接睡觉。加班再晚,我也不用担心娃,这点让我特别放心暖心。其实无论是请保姆还是把孩子送去托儿所,外人对孩子的照顾,肯定没有家人贴心、责任感强,而且外人照顾宝宝,限制也很多,比如时间到了就管不了,护理的范畴也窄。相对自家老人带孩子,关爱有加、面面俱到、无微不至。都说隔代亲,爷奶照顾孙子,绝对比当年照顾自己的儿女更用心。
第一,如果宝妈自己全职看娃,失去的不仅是一份经济收入,还有职场的深造空间,以及将来重新融入社会潜在的磨合成本。所以宝妈自己全职看孩子,其实是最贵的。第二,请保姆或者把孩子送托儿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寻找合适的保姆或托儿机构,也需要时间和机缘。所以,相比而言,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将是一笔不小的节约。此外,很多老人带娃,生活在一起,老人还要自掏腰包,帮忙买这买那。也会给子女们经济减轻一部分压力。当然,老年人经济来源有限,有能力的子女,还是应该给带娃的老年人一定的零花钱,以免老人家把积蓄花完了,对自己太拮据。
也许很多子女,忽视了家里的老人,默默地,全年无休地付出,只为帮子女减轻一点压力。原本他们应该享受逛公园、晒太阳、到处游玩的晚年生活,却为了带孙子,忙碌疲惫,身体每况日下。做为子女,不要再抱怨他们的不足了,有老人带娃就是最大的隐形幸福,包容、珍惜、感恩!